鋼筋銹蝕機理
鋼筋在混凝土結構中的服飾是在有水分子參與的條件下發生的,鋼筋銹蝕的電極反應式為:
陽極 Fe→(Fe2+)+2e
陰極 O2+2(H2O)+4e→4(OH)-
陽極表面二次化學過程為
(Fe2+)+2(OH-)→Fe(OH)2
4Fe(OH)2+O2+2(H2O)→4Fe(OH)3
在氧氣和水汽的共同作用下,由上述電化學反應式的鋼筋表面的鐵不斷失去電子而溶于水,從而逐漸被腐蝕,在鋼筋表面生成紅鐵銹,引起混凝土開裂。鋼筋銹蝕的機理如圖所示,大氣環境中鋼筋在混凝土中銹蝕的宏觀過程。
鋼筋混凝土結構在使用壽命期間可能遇到的*危險的侵蝕介質就是氯離子。它對混凝土結構的危害是多方面的,這里只評述氯離子促進鋼筋銹蝕方面的機理。
氯離子 CI-和氫氧根離子OH-爭奪腐蝕產生的Fe2+,形成FeCI2?4H2O(綠繡),綠繡從鋼筋陽極向含氧量較高的混凝土孔隙遷徙,分解為Fe(OH)2(褐繡)。褐繡沉積于陽極周圍,同時放出H+和CI-,它們又回到陽極區,使陽極區附近的孔隙液局部酸化,CI-再帶出更多的Fe2+。這樣,氯離子雖然不構成腐蝕產物,在腐蝕中也不消耗,但是*為腐蝕的中間產物給腐蝕起了催化作用。反應式為
(Fe2+)+2(CI-)+4H2O→FeCI2?4H2O
FeCI2?4H2O→Fe(OH)2↓+2CI-+2(H-)+2H2O
如果在大面積的鋼筋表面上有高濃度的氯離子,則氯離子引起的腐蝕是均勻腐蝕,但是在混凝土中常見局部腐蝕。首先在很小的鋼筋表面上形成局部破壞,成為小陽極,此時鋼筋表面的大部分仍具有鈍化膜,成為大陰極。這種特定的由大陰極和小陽極組成的腐蝕電偶,由于大陰極供養充足,使小陽極上鐵迅速溶解產生深蝕坑,小陽極區局部酸化;同時,由于大陰極區的陰極反應,生成OH-使pH值增高;氯離子提高混凝土吸濕性,使陰極和陽極之間的混凝土孔隙液歐姆電阻降低。這三方面的自發性變化,使得上述局部腐蝕電偶以局部深入的形式持續進行,這種局部腐蝕又稱為點蝕和坑蝕.